- 2003年09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朱正德
以企业贯彻《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标准为例,阐述了采用国际标准是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一种原动力的观点。文章从健全的体系、可靠的过程、适应不断提高的要求和直接与效益利润相关等4个方面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强调了不断提高采用国际标准水平的重要性。
2003年0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宏图
,李晖
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简单阐述了检测技术设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信息化对检测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发展的影响。
2003年09期 4-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晶
介绍了在新形势下计量作为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怎样从体系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及强化人员素质等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标准,通过有效的计量管理,使一汽集团公司的产品在形成过程中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计量管理程序,提升一汽品牌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2003年09期 7-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湘宁
,吕中杰
为使计量工作服务于企业生产,对计量室进行了改革,把计量型工作变为计控型工作,注重过程工艺参数的控制,实现了计量工作向生产现场服务型的转变,介绍了工作思路和实施办法。
2003年09期 9-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
产品质量信息的全面数字化为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产品质量问题涉及到设计、制造、检测、分析与反馈控制等多个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建立一个基于坐标测量机的产品几何量质量保障系统,运用并行工程原理,通过相应的规范与工作流程管理,一体化实施对设计、制造与检测中质量保障方法的设计,其核心是质保工作重心的前移与全过程控制。同时,还对系统实施过程中所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做了探讨。
2003年09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其伟
在“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下,测量需要与数理统计紧密结合。为摸索出加工过程中出现隐患的规律,需要更合理地抽样、制定针对性的检测方案及把测量数据经统计处理和分析。对加工工艺要不断改进完善,使“隐患”能及时地被发现和预防,从而大大地减少或消灭废品,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3年09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姚兵
,王国起
研究了在成组要素的位置度测量中,利用坐标测量机测得的零件成组要素坐标值,采用国标(GB1958—80)中的位置度计算方法获取其最优位置度结果的方法。通过这种计算,可以准确评价成组要素位置精度,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2003年09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周自兴
,张红
为适应多品种混流生产的检测需要,设计了一系列通用性较强的检测装置。实践证明,这些混流生产的通用型检测装置非常适合中、小批量生产及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03年09期 2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顺根
为解决在加工过程中外径小倒角处的定尺寸测量难题,采用了“间接法”的测量方法,综合使用了三坐标、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高仪等多种量仪。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且可行。
2003年09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常杰
,邾继贵
,叶声华
介绍了为汽车白车身在线视觉检测站设计的数据管理和查询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企业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查询,查看测量结果及坐标的变化曲线,可以使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及时掌握生产线的生产状态,并做出及时调整。经过实用证明,该设计可靠性高、软件功能强大,能够与汽车白车身视觉检测站协调工作。
2003年09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玉
,高凯
,郑俊
,彭国华
介绍了一种气电测量应用于曲轴综合测量的方法,简述了检测原理和系统结构,给出了测量程序流程图。通过测试和生产现场使用表明,所测47个参数均满足测量要求,其准确度误差最大为2μm,扩展标准不确定度为1.48μm。
2003年09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叶宗茂
为探索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尺寸的正确方法,以富康轿车缸盖火花塞螺纹孔位置尺寸的检测为例,用3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测量程序对一个零件的5次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程序,即沿着螺纹旋向步进采点。通过加工工艺及测量方法的分析证明,沿着螺纹旋向步进采点的方法是正确的,并总结出了步进采点距离公式。
2003年09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万德安
,徐志江
,李修文
为了准确测量轿车车门关闭过程的动态变化力以及与密封条压缩变形之间的关系,研制开发了轿车车门关闭力-位移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手提PC为平台,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运动实现车门的自动关闭,同时自动测量密封条压缩量与关闭力,进入计算机进行信号采集与处理、直接显示并输出测量结果。该装置达到0.01N,0.01mm的测量精度。
2003年09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冯德富,刘泽林
从分析美国INGERSOLL-RAND公司70年代的自动拧紧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论述了对其改造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造方案,给出了改造后的拧紧机的结构原理框图,并对框图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做了简要介绍。最后给出了自动拧紧机主控单元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2003年09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林湖,朱正德,陈强努,周银龙
介绍了可控螺纹联接技术的机理,对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两种拧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在两种不同拧紧工艺下影响螺纹联接装配的实质———螺栓的轴向预紧力的分布和散差的比较,并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在发动机关键螺栓联接中的应用价值。
2003年09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引用频次:61 ]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